2017年红岛蛤蜊节 攻略
2023年红岛蛤蜊节将于2023年4月29日—5月7日在红岛举行,共9天时间。本次节会时间较长,挖蛤蜊、吃海鲜、赏民俗、游方特将贯穿节会始终,为确保相关区域道路安全畅通,保障市民的平安出行,高新交警发布蛤蜊节期间周边及通行路线,请广大驾驶员遵章行驶。

吃蛤蜊,可以溯源到我国的古代。据《周礼·天官》记载,古代的蛤是和鱼、螺等一起加工成祭品供周天子用来祭祀祖先的,同时也供周朝宫廷内食用。南北朝年间,海洋渔业得到较大发展,人们吃蛤蜊的方法也多了起来。1400年前,北魏贾思勰写了一本很有价值的农书叫《齐民要术》,其中的烤蛤蜊一段,特别讲究调味、注重火候、注重原汁原味等。因为制作得法,美味适口,许多人以此为嗜品。

”嗜蛤蜊者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地。到了唐宋,记载食用蛤蜊的史料更多了,食用方法也日趋完善,各具特色。《物类相感志》中记有腌蛤蜊法,书中说:“腌蛤蜊以炉灰入盐,咸之味好,且不开口,要即熟则在日中晒。”《杜阳杂编》记载了唐文宗食蛤蜊的故事,宋朝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还记录了吃蛤蜊的大笑话。唐宋年间的书籍中,不仅有蛤蜊的一般食法,还记录了蛤蜊进入食谱的许多内容。

红岛原本是胶州湾里的一个孤岛,随着日月的变迁和地壳运动,后与大陆相连。现在的红岛面积为28.7平方公里,海岸线35公里,沿岸逶迤着50多米宽的黑松林绿化带。为了环保,岛上只允许投资水产品和服装加工业,从而将污染系数减少到最低。红岛滩涂利用面积达7万亩,其中的4万亩用于蛤蜊养殖,适量的黑泥配合适量的海沙,天作之合据当地渔民介绍,黑泥里饵料丰富,可以令蛤蜊肥美,但黑泥多了势必透气性差,会把蛤蜊这个精灵闷死。
每年的三四月间,渔船一字排开,渔民们在事先界定的海域开始撒播蛤蜊育苗。因为育苗娇嫩且价格上涨,渔民们都是用双手捧着往海里撒而不再使用铁锨,这样的季节,他们要撒下200亿颗大米粒大小的蛤蜊育苗,才算完成任务。在渔民心里,海底的滩涂就是地上的粮田,他们根据水流情况一陇一陇地来回撒着;而且,地要养,滩涂也要养,要轮换着使用,否则会影响蛤蜊质量红岛渔民管这叫“歇茬子”。